电话:+86 731 5557 1669
传真:+86 731 5839 2299
市场营销部
手机:+86 15292299506
邮箱:sales@huaxingm.com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九华经济开发区金侨城27栋
2025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攻坚之年。巨大的发展机遇下,备受行业关注的海南农产品加工业已然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如何充分的利用政策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在2025年海南省两会上,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的“弯道超车”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在2024年的冬交会上,来自儋州洋浦的农产品加工公司带来的进口海参、伊比利亚火腿等加工农产品备受客商青睐。看好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海南寰希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自2021年开始就在海南布局,2023年该企业产值达2亿元。“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让产品更存在竞争力,例如同等品质下加拿大红参产品能优惠200元一斤左右。”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冠文说,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发力精深加工,扩大产能丰富产品线。
“工厂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计划今年投产。”海南健味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何鹏飞说,依托海南自贸港来料加工的政策优势企业将进口东盟国家的腰果并在海南精深加工,何鹏飞介绍,腰果产品研究开发潜力大,作为坚果产品仅占腰果价值的40%左右,而鲜食腰果具有诸多保健功效,产品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除此之外,企业还看好海南“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的利好政策,这将助力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
数据显示,近年来在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背景之下,粗略统计2024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已接近1:1,但这一数据与全国中等水准仍存在差距。有业内人士直言,海南农产品加工产业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产业整体规模较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精深加工能力不够,产品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等,制约了产业的创新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农业突破1:1。对此,省政协委员、中改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建议,海南可充分的利用自贸港核心政策吸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落地海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弯道超车。“在政策的利好之下,海南还需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考虑降低他们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这样才可以吸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入驻。”匡贤明谈道。
这一观点与省政协委员陈江不谋而合。“要把农产品加工产业做起来,就需要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保障,但目前来看海南农业企业仍存在用地难、用地贵、融资难的实际问题。”陈江谈道,他建议省政府高位推动着力解决农业公司制作用地难题,同时针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议成立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撬动产业的快速发展。匡贤明建议,海南可学习外省经验推进农业设施确权登记与抵押贷款的探索实践,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海南封关运作后可从完善产业链体系、加强科技赋能等方面发力农产品加工产业。”省政协委员马振华建议,他谈道,通过从产业链、科学技术创新、绿色加工、市场开拓、产业集群和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发力,海南可以将封关运作的政策红利最大化。马振华建议海南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例如在水产品加工方面,可以海南的标志性水产品(如石斑鱼、南海金枪鱼、军曹鱼、金鲳鱼、斑节对虾等)为主,建立特色水产加工园区,提升产业集中度。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海南自贸港实行“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政策。企业进口用来生产加工的原辅料,在负面清单外的,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这大幅度的降低了农产品加工公司的原料采购成本,例如海南的椰子、咖啡加工公司,通过进口国外优质原料成本一下子就下降,将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货物贸易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高效监督管理模式,极大提升了通关效率,让加工后的农产品能够更快速地走向国际市场。
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海南自贸港放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农产品加工公司在投资领域、股比限制等方面享有更大的自由。外资公司能够更加便捷地进入海南,与本地企业组织合作,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税收优惠方面,海南自贸港对合乎条件的农产品加工公司,按最高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相比内地企业25%的税率,企业税负大幅度降低,利润空间明显提升。这使得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技术、设备更新和市场拓展。另外,对高品质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农业科学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投身海南农产品加工产业。
在金融开放方面,海南自贸港积极地推进金融创新,企业跨境融资更加便利。农产品加工公司可以更便捷地获得国际低成本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设备。同时,金融机构也在不停地改进革新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为公司可以提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订单融资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今年海南将出台农产品加工三年行动方案,将利好政策落到实处,推动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育红介绍,海南将在政策上,持续优化各项扶持政策,加大重点产业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科技加持方面,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不断推动成果转化,强化并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同时加大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与高校联合开展人才教育培训项目,再建一批人才实训基地。
南海网1月14日消息(记者 易帆)在2025年海南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匡贤明谈道,随着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海南农产品业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海南与农业大省的加工产业相比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后,海南农产品加工业将迎来机遇。
“海南可充分的利用自贸港核心政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弯道超车。”匡贤明说,例如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可弥补海南农产品产量小规模不大的短板,通过政策优势引进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原材料到海南来生产加工后,再利用海南货物贸易的自由便利性销往世界各地。
匡贤明建议,海南可通过核心政策的落地和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落地海南发展。这样一方面将推动海南本地的农产品加工公司和农业企业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实现将海南“两个总部基地”建设的目标。“企业还能够最终靠自贸港自由便利和安全有序的政策优势,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在海南进行资金配置,实现全球销售。”匡贤明说,他进一步谈道,要吸引企业落地发展,海南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特别的重要。
邮箱:service@huaxingm.com
电话:+86 13786225556